摘要:为了解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18年秸秆还田领域文章。结果表明:1999-2018年世界范围内秸秆还田文章数量逐年增加,共计33974篇;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的前5位,中国文章数量最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食品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文章数量分别为前5位;论文主要发表在《BIORESOURCETECHNOLOGY》《BIORESOURCES》《BIOMASSBIOENERGY》《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ENERGYFUELS》;主要研究学科是农学、能源燃料及工程学相关研究学科。
关键词:秸秆还田;文献计量;研究态势
0引言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有机资源,含有丰富的碳、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1-2]。秸秆还田后可提高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4],增强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5-6]。农作物秸秆已成为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原料之一,秸秆还田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农作物秸秆还具有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7-8]。文献计量学采用数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某一领域文献的分布结构、变化规律等,进而系统地评价及预测某一研究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9-10]。文献计量学可以从多方面揭示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各学科有广泛应用[11-12]。宋长青等[13]用于土壤科学的研究;Behrens等[14]将文献计量学应用到数学学科的分析;曹永强等[15]用于作物耗水的研究;Akvarez等[16]应用于化学领域的分析。为总体上了解近20年秸秆还田研究现状,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以WebofScience为数据库,搜索1999-2018年秸秆还田相关领域的文章进行分析,了解、探讨并掌握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提供参考。1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数据检索于WebofScience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数据库。设置的检索时间为1999-2018年,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1月25日,检索方式为“主题”,采用的检索式为straworstrawreturnorstrawreturningorstrawincorporationorstrawretention,并结合Excel2010对秸秆还田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及研究学科等进行计量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秸秆还田文章发表情况及分布趋势
1999-2018年秸秆还田文章发表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分析结果可以看出:1999-2018年秸秆还田领域发表文章的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至2018年发表文章数量达到3552篇。通过分析说明,随着对秸秆还田关注度的增加及对秸秆还田领域的深入研究,发表文章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2.2不同国家的文章数量分布情况
将数据库搜索到的世界范围内发表文章数量进行分析,表1为排名前20的国家。由表1可知:中国位于第1位,发表相关领域文章为8561篇,美国和印度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3位,发表相关领域文章数量为4128篇和3216篇;巴西发表1698篇位于第4位,西班牙发表文章1484篇列第5位。
3结论与讨论
1)利用文献计量学来指导科研工作和科技项目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实用的方法。目前对于秸秆还田的发表论文呈现井喷式的爆发,而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某一学科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然而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来研究秸秆还田的研究至今还并未发表。
2)本研究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该数据库是SCI数据库,收录了全球影响力最高的学术期刊,是全球科研工作者公认的最权威的数据库之一[18-19]。因此,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秸秆还田研究态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世界范围内对秸秆还田总文献量20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和西班牙等在秸秆还田领域的文献发表量较多,其技术水平和重视程度也稳步上升。中国和美国是秸秆还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秸秆还田领域论文主要发表在BIORESOURCETECHNOLOGY、BIORESOURCE、BIOMASSBIOENERGY、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和ENERGYFUELS等有影响力的期刊上,总体来看美国的论文质量水平和总被引频次较高,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是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食品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在秸秆还田领域贡献较大。
3)对1998-2018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秸秆还田的研究文献分析表明:世界范围内对秸秆还田重视程度提高,有关于秸秆还田的研究论文整体上来看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来自中国的科学研究尤其突出。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秸秆还田研究方面的论文发文量增长迅速,但在研究层次、团队实力、国际合作及论文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为提升中国在秸秆还田领域的科研实力,建议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并完善秸秆还田研究网络,明确当前研究热点及时更新科研动态,加快科研进度。
参考文献:
[1]戴志刚,鲁剑巍,李小坤,等.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272-276.
[2]张维乐,戴志刚,任涛,等.不同水旱轮作体系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7):1254-1266.
[3]周江明,徐大连,薛才余.稻草还田综合效益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4):35-37.
[4]慕平,张恩和,王汉宁,等.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291-296.
[5]翟夏斐,李强,李富翠,等.秸秆和地膜覆盖模式下土壤水热动态分析[J].土壤,2014,46(4):716-724.